想必我不说,大家也能感受到,如今社会中有关健康的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。
以及近年来《给你一朵小红花》 、《我不是药神》等一系列热门电影的放映,
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保险的重要性,开始琢磨如何利用保险这个金融工具规避风险。
不过,大家对保险虽然有需求,但看到网上不断被爆出的各种理赔纠纷,又捂紧了
钱袋子,对保险也就敬而远之。
所以,今天小编决定教大家几招,将未来可能出现的理赔纠纷扼杀在购买阶段。
如果想要避免一件事情的发生,最好的办法一定是先去理解这件事,保险也是如此。
在小编看来,保险之所以发生理赔纠纷,主要在于以下两点!
一、对保险产品有着不切实际的期望
保险公司方面:
咱们国家,几乎所有的保险公司都有这么个倾向 —— 重销售轻理赔,毕竟前者赚钱,后者赔钱。
所以,理赔对保险公司直接利益而言,你懂的,我就不直说了。
这也就直接导致很多人的理赔体验,都不太美好。
我们见过各大保险公司每年砸重金,去高档酒店办产品说明会,但并没有见到有任何一家保险公司将消费者聚集起来,去办个理赔说明会的。
而理赔作为保险的最后一个环节,往往就会将之前的各种弊端放大,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:
(1)条款制定中的问题。
很多保险条款都很复杂,林林总总几十页内容,其中还涉及不少专业名词,
导致很多消费者看不下去,或者即使看得下去,也有很大的概率对保险条款中的内容产生理解偏差。
(2)销售过程中的问题。
大部分代理人为了自身利益或因自身专业水平的限制,在销售过程中会以偏概全,
避重就轻的对产品进行解读,让消费者产生了不小的误会。
比如重疾险,很多消费者以为只要得了重疾就能赔,
但事实上,重疾是有分类的,有些重疾并不保障,另外还有些重疾需要达到某种条件才赔等等。
消费者方面:
(1)消费者忽视保险合同
很多消费者在购买保险的时候,误将代理人的口头承诺视同保险公司的服务承诺,
但事实上,唯有白纸黑字写的保险合同,才是保险公司的承诺,里面的保障条款以
及除外责任都写得非常清楚。
但很多消费者会因为各种原因,选择性忽视最重要的保险合同;
甚至不少消费者对于自己买了什么保险都不太清楚,实际上,这是对自己的不负责。
所以,买保险,一定一定要看合同,千万不要单纯的听保险代理人的片面之言,
当然,如果自己看不懂,找个自己信赖的专业人士为你解读也不错。
(2)不理解理赔条件,误以为重疾只要确诊就能理赔。
重疾的赔付,实际上是有很多小条件的,有的是要求得了XX病后做了手术才赔偿,有的是要满XX天生存期才赔偿等等......
就以原位癌为例:原位癌虽然是癌症的一种,但因为原位癌没有浸润到器官,
尚且在初期阶段,所以也不在重疾的保障范围,现在基本上都是被划分在轻症保障之中。
解决方案:未来监管措施加强监管是必然的,但监管再强大也无法监管到所有层面。
这时候,对我们而言,就要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,毕竟知道的多了,也就没那么容易上当受骗了。
如果暂时水平不足,或是没时间学习,那也没关系,可以找专业的第三方平台的专业人士干!
花点小钱,买个放心,也是相当值得的。
二、不做如实告知,隐瞒自身不利情况
有的消费者明明身体有些毛病,但害怕被拒保,加上有些无良代理人漫天承诺,
也就抱着侥幸心理投保了,完全低估了保险公司的调查的专业程度。
说到这,很多消费者又会疑问,凭什么保险公司可以肆无忌惮的调查自己,
但事实上,接受调查可是你自己亲自签了授权书的!
另外一个原因就是,有不少消费者想利用杀手锏条款——两年不可抗辩。
很多保险代理人不懂,于是在销售过程中经常解释成:保险你放心买,
只要保险公司两年内没查出问题,未来一旦出险,保险公司都得赔!
但事实上,这个条款只是保证两年后保单继续存在,并非保证理赔,这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。
所以,如果不好好做健康告知,出险照样会被拒赔,这时候理赔纠纷又会蹦跶出来了。
关于这点,解决办法也很简单:
1、如实告知自己身体情况,如果对健康告知的内容有些拿不准,可以通过人工核
保,让保险公司进行判断。
2、不要抱侥幸心理,保险公司在出险后,调查会非常彻底,尤其是重大疾病出险。
在被询问身体情况的时候,不要以为自己没有住过院,就没有问题,
但事实上,身体一些指标超标也会影响保单承保。
所以,一定要记住——保险公司对健康的标准和自己的认知是不同的。
总结
其实,99%的理赔纠纷都能在购买阶段就能解决,只有做好事先了解,
做到心里有数,降低心理预期,才能减少日后的理赔纠纷。
对了,最后再提一点,保险理赔和公司规模半毛钱关系都没有,理赔时效已经被银保监会拿捏的死死的了。
30天内必须做出核定,达成协议后,10天内就得履行保险金给付义务。